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华支睾吸虫膜抗原/排泄分泌抗原酸性磷酸酶的克隆、表达、生物学特征分析及组织定位
作者姓名:郑明慧  胡坤华  张彤  刘炜  余新炳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120;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2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3药理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3.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肝病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401689);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 B20141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 14ykpy23)
摘    要:目的:对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Cs)成虫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P)进行克隆、表达、生物学特征分析、组织定位及膜抗原/排泄分泌抗原鉴定。方法:对CsA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及明胶酶谱分析。结果:从CscDNA文库中筛选出编码AP新基因,全长1410bp,重组并由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得到分子量为55kD的重组蛋白CsAP。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CsAP既是膜抗原又是分泌排泄抗原;免疫组化显示,CsAP荧光显示于成虫的表皮层和肠支,在囊蚴也有显示,在雷蚴和尾蚴未显示荧光;ELISA分析表明CsAP识别华支睾吸虫病人和日本血吸虫病人存在吸虫间的交叉免疫反应,CsAP及粗抗原识别轻、中、重度感染程度华支睾吸虫病人的差别不明显。重组蛋白免疫大鼠后,总IgG抗体滴度于3周达较高峰,抗体效价大于1∶25600。明胶降解实验表明:CsAP具降解胶原能力。结论:上述结果表明,CsAP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血清诊断价值不理想;CsAP可能既是膜抗原,又是排泄分泌抗原。

关 键 词:华支睾吸虫  酸性磷酸酶  排泄分泌抗原  膜抗原
收稿时间:2014-09-05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