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测定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分布的研究
引用本文:栾松,崔丽英,贺茂林,屈硗霞,梁晓春,冯兴中,靳红,李本红,张光. 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测定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分布的研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6, 10(5): 110-113
作者姓名:栾松  崔丽英  贺茂林  屈硗霞  梁晓春  冯兴中  靳红  李本红  张光
作者单位:1. 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38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730
摘    要: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运动纤维传导速度分布的正常值。方法:选择2004-05/2005-03知情同意的健康志愿者29人进行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检测,测定了正中、尺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布正常值范围,并对最慢纤维传导速度(慢纤维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观察了2名健康人不同肢体皮温(变化范围2~4℃)的传导速度分布结果和10名健康人的不同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刺激强度(最大、最大 15%~50%)传导速度分布的变化。对5名健康人的相同神经采用相同的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参数和方法分别进行3次重复检测,观察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果:①室温20~22℃,肢体皮温(31.9±0.89)℃情况下,测得传导速度分布正常值,正中神经最慢速度(慢纤维速度CV10%)(47.31±4.58)m/s、中等速度(中速纤维速度CV50%)(52.17±3.78)m/s、最快速度(快纤维速度CV90%)(56.14±5.13)m/s;尺神经慢纤维速度(48.46±6.0)m/s、中速纤维速度(53.11±5.16)m/s、快纤维速度(57.33±5.04)m/s;腓总神经慢纤维速度(35.58±5.98)m/s、中速纤维速度(41.61±4.76)m/s、快纤维速度(46.04±3.50)m/s。②回归分析显示:身高、皮温和年龄与慢纤维速度呈负相关,身高是慢纤维速度最显著的影响因素(P=0.013)。③肢体皮温下降2℃时的传导速度分布结果与标准皮温比较无明显变化,下降4℃的传导速度分布数值明显降低,快纤维速度降低7~10m/s,慢纤维速度降低3~9m/s。④最大刺激强度和超强刺激(最大刺激量 15%~50%)的传导速度分布结果比较显示<50m/s的纤维分布明显减少,而快纤维速度无明显差别;超强刺激强度变化对传导速度分布结果无明显影响(P=0.999)。⑤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重复实验传导速度分布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正中=0.649,P腓总=0.984)。结论: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对研究不同传导速度的运动神经纤维具有重复性好、无创和敏感性高的特点,能更全面评价运动神经传导特性。因此计算机辅助对冲技术可能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发现亚临床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 键 词:周围神经  神经传导  计算机
文章编号:1671-5926(2006)05-0110-04
修稿时间:2005-11-28

Distribution of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detected with a new computer-assisted collision technique
Luan Song,Cui Li-ying,He Mao-lin,Qu Xiao-xia,liang Xiao-chun,Feng Xing-zhong,Jin Hong,Li Ben-hong,Zhang Guang. Distribution of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detected with a new computer-assisted collision technique[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6, 10(5): 110-113
Authors:Luan Song  Cui Li-ying  He Mao-lin  Qu Xiao-xia  liang Xiao-chun  Feng Xing-zhong  Jin Hong  Li Ben-hong  Zhang Gu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