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1990年与2010年感染性腹泻的疾病负担及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龙倩怡, 汪慧, 鲁影, 张晓, 李意兰, 马蒙蒙, 贺晴, 董智强, 张春焕, 罗雷. 广州rBS/WC霍乱疫苗接种与感染性腹泻发病关联性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24, 40(1): 36-43. DOI: 10.11847/zgggws1143163
作者姓名:龙倩怡  汪慧  鲁影  张晓  李意兰  马蒙蒙  贺晴  董智强  张春焕  罗雷
作者单位:1.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630;2.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部,广州 510440
基金项目: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1 – 2023 – 11);广州市科技局校企联合资助项目(2023A03J0939)
摘    要: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市感染性腹泻发病特征,评价rBS/WC霍乱疫苗的推广水平与感染性腹泻的关联性,为广州地区更有针对性地推广rBS/WC霍乱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rBS/WC霍乱疫苗的推广情况将感染性腹泻发病人群分为疫苗推广前(2015 — 2019年)和疫苗推广后(2020 — 2022年)两个群体。应用ArcGIS10.8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的空间聚集情况,运用R4.2.1 软件采用合成控制法结合贝叶斯时间序列模型(BSTS)的反事实预测方法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差值表示感染性腹泻的相对减少量来评价rBS/WC霍乱疫苗接种对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  结果   2015-2022年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累计报告病例123582例,感染性腹泻年均报告发病率从2015 — 2019年(91.84/10万)下降到2020 — 2022年的(77.48/10万),差异明显(χ2 = 13891.686,P < 0.05)。
在人群分布上,性别构成比在疫苗推广前后差异不大,但0~2岁和散居儿童发病在rBS/WC霍乱疫苗推广后发生较大变化(χ2分别为1263.733和1266.090,P均 < 0.05)。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均 > 0且(均有|Z| > 1.96,P < 0.05),其空间表现趋势与rBS/WC霍乱疫苗接种水平的空间配置基本一致。BSTS模型发现自rBS/WC霍乱疫苗大规模接种计划启动以来的3年(2020 — 2022),感染性腹泻实际观测到的病例数比模型预测病例数相对减少37.18%(95%CI = 13.81%~60.07%),且保护效果因年龄和职业而异,推断rBS/WC霍乱疫苗对感染性腹泻不同病原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
  结论  rBS/WC霍乱疫苗大规模推广后广州市感染性腹泻发病在时间、空间、人群中的分布都有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广州市  感染性腹泻  霍乱疫苗  空间流行病学  时间序列
收稿时间:2023-10-12
修稿时间:2023-11-07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共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共卫生》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