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肠型放射病时小肠壁肥大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
| |
引用本文: | 魏丽春,马海昕,范风云,王志祥. 小鼠肠型放射病时小肠壁肥大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J]. 医学争鸣, 1998, 0(1) |
| |
作者姓名: | 魏丽春 马海昕 范风云 王志祥 |
| |
作者单位: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治疗中心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肠型放射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和常规组织染色方法,观察受辐照小鼠小肠壁肥大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成分、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结果:受照后随着存活时间从24h,48h至72h的延长,小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肠管扩张、肠壁充血水肿和组织损伤坏死,肥大细胞出现脱颗粒、含着染颗粒的肥大细胞数目呈进行性下降,并伴随着肠壁NOS活性或数量的增加.给予特异性NOS抑制剂后,肥大细胞脱颗粒受到抑制,肠壁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肠壁肥大细胞通过释放其胞浆颗粒活性物质参与肠型放射病病理过程;一氧化氮可能调节肥大细胞颗粒的释放;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如单胺和神经肽(如VIP),可能是肠道放射病病理过程如肠壁充血、肠腔扩张和粘膜上皮组织变性坏死等的重要因素
|
关 键 词: | 肥大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肠型放射病 小鼠 |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l mast cel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itric oxide in the mice with intestinal type radiation sicknes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mast cel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testinal type radiation sickness mice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