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慢性血证,临床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的慢性失血损耗人体正气,使病情缠绵拖沓,反复难愈。通过研究学习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诊疗医案的过程中,认识到叶氏对于血证治法有其独到之处,除“治血不避温,止血不凭涩”之外,其治疗大法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凉肃肺胃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肺胃阴伤,虚火灼络伤津动血所造成的咳血、吐血等证;(2)并补肺脾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肺脾气虚,土不生金病证,临床中多见气短懒言,食纳不佳及痰咳日久,腹胀便溏等,涉及肺、脾二脏的血证,以咳血、吐血、便血多见;(3)温益中阳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脾胃阳气不足,中寒内生,阳气失于固摄,血络失统,此类血证以吐血或便血为主;(4)滋养肝肾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肝肾不足,下焦阴亏,精血内夺,虚阳上泛,龙雷之火上越导致的出血证;(5)固摄下元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肾元亏损,摄纳失常所引起的血证,尤其多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以便血、尿血、崩漏证等多见;(6)化瘀通络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瘀血导致的出血,血证无论久暂均可造成不循常道的离经之血,而成为瘀滞病邪,此瘀又可成为新的出血诱因。临床化瘀止血虽为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