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极真菌Nectria sp.B-13中酚醛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的研究
引用本文:唐潮,刘小宇.北极真菌Nectria sp.B-13中酚醛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16,35(5):35-39.
作者姓名:唐潮  刘小宇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极地药源微生物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及候选化合物研究 2012AA092105), 广东省海洋局公益项目(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库 GD2012-D01-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株北极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41306197)
摘    要:摘要:目的 对北极真菌 Nectria sp. B-13 中的酚醛倍半萜烯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生物学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极地真菌Nectria sp. B-13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利用1H-和13C-NMR、LC-MS等现代波谱解析手段,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和微量稀释法测试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稻瘟霉作用。结果 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酚醛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分别为dechlorodeacetylchloronectrin(1),LL-Z-1272 ε acid(2),8''-hydroxyascochlorin(3)和LL-Z 1272 β(4),以及邻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5)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5种肿瘤细胞株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IC50值的范围在48.67~92.18 μM之间;同时,化合物2还可抑制稻瘟霉的生长,MIC值为18.2 μg/mL。结论 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为首次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获得的化合物,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和抗稻瘟霉作用。

关 键 词:北极真菌  从赤壳属  倍半萜烯类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收稿时间:1/6/2016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6/3/15 0:00:00

Phenolic sesquiterpene compounds from Arctic-derived Fungus Nectria sp. B-13
tang chao and liu xiao yu.Phenolic sesquiterpene compounds from Arctic-derived Fungus Nectria sp. B-13[J].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2016,35(5):35-39.
Authors:tang chao and liu xiao yu
Institution: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海洋药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海洋药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