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起搏模式心室起搏百分比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关系
作者姓名:马建新  何永锋  李运田  黄海  陈东  宋成运
作者单位:1. 北京,解放军第305 医院心脏中心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医务室
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SYJJ10)
摘    要:
目的观察患者置入具有工作模式转换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术后心室起搏百分比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22例,采用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同一患者在AAISafeR和DDD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血浆BNP水平术后均显著升高,与AAISafeR模式相比,DDD模式时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DDD模式比较,AAISafeR模式下心室感知百分比明显增加[(34畅69±9畅02)% vs.(73畅18±13畅08)%,P<0畅05],心室起搏百分比明显减少[(73畅24±11畅38)%vs.(23畅11±7畅05)%,P<0畅05],有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心室起搏百分比与血浆BNP水平显著正相关(r=0畅157,P<0畅001).结论AAISafeR模式可有效减少心室起搏百分比,心室起搏可能产生起搏依赖性的心功能损害.

关 键 词:心脏起搏,人工  利钠肽,脑  心室起搏百分比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