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作者姓名:黄美金  蔡少航  黄其文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百色533000
摘    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慢性化是我国卫生健康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截至2009年,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而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为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1].我国可用于治疗CHB的药物有干扰素及口服核苷(酸)类药物(NAs),但合适的治疗终点并不明确,目前亚太肝病组织与欧洲肝病协会的HBV管理指南[2~4]推荐将HBsAg转阴作为CHB治疗的理想终点,并推荐HBsAg转阴后可停药,推荐意见赋予了这个古老的HBV病毒标志物新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持续病毒学应答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