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预防方法 |
| |
作者姓名: | 郭淑玲 薛健 赛书元 阎丙申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医学院 济南250011(郭淑玲),济南军区医科所 250014(薛健),泰山医学院 271000(赛书元),PCO技术培训中心 050061(阎丙申) |
| |
摘 要: |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经跳蚤或其他传播途径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原在啮齿动物间流行,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病鼠、带菌蚤或其他途径将鼠疫杆菌传给人,造成人间鼠疫,预防不当可致广泛大流行,历史上有过惨痛的教训。1流行病学特点1.1疫源地特点和分布:鼠疫疫源地分布非常广泛,北纬35~48°、南纬10~30°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带,而北纬35~南纬35°之间为家鼠鼠疫疫源地带。在上述地区内,若存在适当啮齿动物和媒介蚤,并且有鼠疫杆菌在宿主间不断循环的条件,就可以存在鼠疫疫源地。我国鼠疫疫源地可以分为两大类…
|
关 键 词: | 鼠疫杆菌 预防方法 疫源地调查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人间鼠疫 动物间 大流行 跳蚤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