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2月)
引用本文:陆 权,王雪峰 执笔,陈慧中,洪建国,胡仪吉,吕玉霞,马 融,尚云晓,王力宁,王素梅,徐荣谦 审校.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2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5(6):439.
作者姓名:陆 权  王雪峰 执笔  陈慧中  洪建国  胡仪吉  吕玉霞  马 融  尚云晓  王力宁  王素梅  徐荣谦 审校
作者单位: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 200040;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3. 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20;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 20008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7.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  110001;9.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1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1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摘    要: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症状,属中医儿科肺系病证中的病名范畴。咳嗽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射。儿童咳嗽按病程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按病因(或病原)分为感染性咳嗽和非感染性咳嗽;根据有痰无痰还可分为有痰咳嗽(湿咳)和无痰咳嗽(干咳)等。   随着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互交流与渗透,对儿童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许多化痰止咳中成药同时含有中药和西药成分,实践中也存在着中西医疗法及中西药物混合应用等现实问题。市场上祛痰止咳中西成药品种繁多,成分多有重叠,部分非处方药的使用又受到商业广告等因素影响。地域差异存在的习惯用药也在相互渗透。这种背景下,儿童祛痰止咳药的重复使用、不合理使用在所难免,尤其是对门诊患儿,用药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国内部分儿科呼吸病学专家曾在2009年制定了“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1],其中包涵了儿童祛痰止咳西药,但并未涉及该领域的中医中药。为了切实解决医疗工作中这一实际问题,有必要促成中西医对儿童咳嗽用药的基本共识,将儿童咳嗽的西医诊疗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规范祛痰止咳口服药的合理应用。   本次共识因参与讨论专家有限,认识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欢迎广大临床医生就此参与讨论。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