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个例翻译的意义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
引用本文:袁斌业,程家惠.从个例翻译的意义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4):727-728.
作者姓名:袁斌业  程家惠
作者单位:1.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 右江民族医学院外语部,广西,百色,533000
摘    要:布龙菲尔德,特里尔等语言学家认为译作和原作都是创造性的文本,译者和原作者不是“主仆“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同源同质”关系(倪万辉,2007)。晚年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寓于语言的使用中,意义服务于交流。这种动态的意义观否定了译者是奴仆或搬运工的观点,它要求译者在译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译者要根据语境,结合原作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背景,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译入语和译出语的知识准确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关 键 词:翻译的意义  译者主体性  必要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