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氯胺酮在改良性电抽搐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黄雄,何红波,张春平,王志杰,王达平,江妙玲,李启荣,蓝晓嫦,段炼,张敏玲,古智文,李莎.氯胺酮在改良性电抽搐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8):2855-2858.
作者姓名:黄雄  何红波  张春平  王志杰  王达平  江妙玲  李启荣  蓝晓嫦  段炼  张敏玲  古智文  李莎
作者单位:黄雄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何红波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张春平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王志杰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王达平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江妙玲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李启荣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蓝晓嫦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段炼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张敏玲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古智文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李莎 (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510370);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第一批院内项目((项目编号:201201002)1.2,研究方法)
摘    要:目的探讨以氯胺酮为麻醉剂的改良性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30例)使用氯胺酮作为麻醉剂进行MECT治疗;丙泊酚组(30例)使用丙泊酚作为麻醉剂进行MECT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在MECT治疗前及治疗1~8次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大体评定量表(GA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后HAMD总分值均有明显下降,氯胺酮组在治疗第1次开始起效,丙泊酚组在治疗第3次开始起效;治疗第8次,氯胺酮组痊愈率为80.0%,明显高于丙泊酚组(23.3%)。而两组TE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且起效迅速。

关 键 词:改良性电抽搐治疗  难治性抑郁症  氯胺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