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其矢状位平衡代偿机制的影像学分析
引用本文:刘辰君,朱震奇,段 硕,夏威威,王凯丰,徐 帅,刘海鹰.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其矢状位平衡代偿机制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2):158-163.
作者姓名:刘辰君  朱震奇  段 硕  夏威威  王凯丰  徐 帅  刘海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100044 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100044 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100044 北京市
基金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科研)(编号:RDD2016-02)
摘    要:目的 :对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矢状面平衡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影像学上表现为腰椎退变性后凸7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7例,年龄48~82岁,平均65.8±8.0岁。根据胸腰椎交界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angle,TLJA)的大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组(A组,TLJA≥10°,43例)和退变性胸腰交界区非后凸组(B组,TLJA10°,34例)。通过对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对比分析两组的C7矢状面垂直轴(C7-sagittal vertical axis,C7-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结果 :A组和B组的LL分别为17.30°±11.55°和22.54°±8.72°。A组及B组的TLJA分别为-15.26°±3.65°和-3.67°±4.74°。在A组中,LL与TK(r=-0.345,P=0.024),SS(r=0.595,P=0.000)以及PT(r=-0.363,P=0.017)均有相关性。在B组中,LL与TK(r=-0.400,P=0.019),SS(r=0.681,P=0.000)以及C7-SVA(r=-0.402,P=0.018)均有相关性。两组间,LL(t=2.230,P=0.029)、TK(t=3.325,P=0.001)、SS(t=2.939,P=0.004)和PI(t=2.130,P=0.0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可能是因胸腰交界区独特的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所致,为了维持矢状位平衡,其骨盆后倾可能更加重要;不伴有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的患者,其胸椎曲度的改变可能更加重要。

关 键 词: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  退变性腰椎后凸  骨盆后倾  胸椎后凸  矢状位平衡
收稿时间:2017/8/18 0:00:00
修稿时间:2018/1/5 0:00:00

Radiographic changes in degenerative 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kyphosis: sagittal balance and compensatory mechanism
LIU Chenjun,ZHU Zhenqi,DUAN Shuo.Radiographic changes in degenerative 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kyphosis: sagittal balance and compensatory mechanism[J].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2018(2):158-163.
Authors:LIU Chenjun  ZHU Zhenqi  DUAN Shuo
Abstract:
Keywords:Degenerative 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kyphosis  Degenerative lumbar kyphosis  Pelvis retroversion  Thoracic kyphosis  Sagittal balanc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