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健康素养测评,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总结教学和课程管理经验。方法对2020年3月—2021年12月间选修该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大学生进行两次健康素养测评。干预前测评在学期第1周课堂进行,根据问卷调查中薄弱知识点,调整后期面授课程重点内容,加强对知识点的讲解。在干预3个月后,学期第14周进行干预后测评,比较两次的差异,评价教学效果,总结经验。结果 930名大学生干预前健康素养水平为63.0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依次为76.77%、68.17%和45.70%,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94.84%,科学健康观88.39%,传染病防治素养66.34%,健康信息素养65.48%,慢性病防治素养61.83%,基本医疗素养32.04%。干预后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为81.51%(P<0.0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的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P<0.05);传染病防治、基本医疗素养的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P<0.05)。结论 结合健康素养测评结果改进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可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