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李志艳汤雨李勇武刘阳周一鸣董晓宇.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北大核心CSCD[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10):870-874.
作者姓名:李志艳汤雨李勇武刘阳周一鸣董晓宇
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超声科10003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680)
摘    要: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特征性表现,探讨超声造影诊断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为ICC的患者37例,对照病理类型分析病灶位置、范围、回声、血流等声像图特征以及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各时相的特征性表现。结果37例患者中HBsAg(+)者占56.76%(21/37)。超声检查显示32例(88.89%)低回声病灶,病理均为中或低分化者,5例(11.12%)高回声病灶对应病理均为高分化}27例(72.97%)边界模糊,10例(27.03%)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59.46%(22/37)病灶为无血供,余40.54%(15/37)内测及少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于动脉期环状增强19例(51,35%),整体条片状高增强6例(16.22%),无强化12例(32.43%)。37个病灶中,25个病灶(67.57%)所在肝的叶段于动脉早期出现一过性增强,12例(32.43%)未出现一过性增强。在门脉期时,6个病灶(16.22%)内可见少许造影剂灌注,其余病灶内均未见灌注。延迟期37例病灶造影剂均为完全退出,表现为无剂灌注。结论常规超声肝内边界模糊的乏血供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环状增强和动脉早期病灶所在肝的叶段出现一过性增强是诊断ICC的重要特征性指标。

关 键 词:超声造影  胆管上皮癌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