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湿热比重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星慧,黄伟荣,高雅,黄琰钰,兰萌,林雪娟.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湿热比重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通报,2023,22(1):28-30.
作者姓名:李星慧  黄伟荣  高雅  黄琰钰  兰萌  林雪娟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福建 泉州 362200),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30087);福建省自然基金科学项目(No.2018J01892);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目(No.020104)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湿热证及不同湿热比重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方法 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选取156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150例慢性胃炎非湿热证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与湿热因素的关系。结果 慢性胃炎湿热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39.74%)高于非湿热组(21.33%);湿热证患者中,湿热并重占比最高(61.54%),其次是湿重于热(28.85%),热重于湿占比最小(9.61%),三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3.75%、26.67%、53.33%;与湿重于热组相比,非湿重于热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 慢性胃炎湿热证与非湿热证间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存在差异,且临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湿热证患者以湿热并重为主;相较于“湿重”的胃内环境,“湿热”和“热”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更为密切,其胃内环境更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存与繁殖。

关 键 词: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证素  湿热证
收稿时间:2022/1/12 0:00:00
修稿时间:2023/3/2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