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分化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杜文喜,陈于东,童培建,潘杰.破骨细胞体外培养分化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58-260.
作者姓名:杜文喜  陈于东  童培建  潘杰
作者单位:1.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摘    要:早在1873年Kolliker就报道了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然而OC为高代谢的分化终末细胞,组织含量极少又非常脆弱,体外培养较困难。到1982年Chambers和Magnus才首次建立OC体外培养的方法,使体外研究OC成为可能。OC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家族中的单核细胞祖细胞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多核巨细胞,一般含5~20个核,噬骨实验(即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实验阳性,是其组织形态学鉴定标准。OC骨吸收机制的研究对阐明骨组织病理生理机制和代谢性骨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外培养OC模拟体内过程就成为必要方式。

关 键 词:破骨细胞  体外培养  分化
文章编号:1008-8849(2006)02-0258-03
修稿时间:2005年4月21日

Study progress of osteoclastes cultured 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factor and its mechanis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