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是否增加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及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为孕期抑郁孕妇潜在的危险因素加以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招募单胎孕妇共1 377例进入统计分析。于孕中期(孕13~28周)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筛查量表(EPDS)进行孕期抑郁症状的评估,评分≥12分作为孕期抑郁的诊断标准。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系统查询并导出孕妇妊娠结局及相关人口学指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抑郁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孕期抑郁的检出率为19.0%,正常组和孕期抑郁组的EPDS得分分别为6.5±2.9和13.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和户籍类型为深圳户籍的孕妇发生孕期抑郁的比例较低。在校正了孕妇年龄、教育程度、户籍类型、孕前体质指数(BMI)、二手烟、产次及胎儿性别等混杂因素后,孕期抑郁可显著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OR=1.97; 95%CI:1.07~3.63),但与低出生体质量的关联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不再显著(OR=1.99; 95%CI:0.68~5.80)。本研究未发现孕期抑郁与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及巨大儿等有相关关系。分层分析中孕期抑郁与早产的关联在年龄35岁、非深圳户籍及胎儿性别为男性的孕妇中更为显著。结论孕期抑郁显著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这一不利影响在年龄35岁、非深圳户籍及胎儿性别为男性的孕妇群体中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