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石小雨,郭锦晨,朱茂萍等.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用药规律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05):1835-1843.DOI:10.11842/wst.20211208004
作者姓名:石小雨  郭锦晨  朱茂萍  潘垒  张颖  储全根
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合肥 230012;2.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8;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上海 201203;4.安徽省中医院 合肥 23003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022AH010037);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中医药发展秘〔2018〕23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摘    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现代中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病症特点,归纳辨证治法特色,指导临床运用。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数据库中的中医医案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SPSSModeler18.0、SPSSStatistics22.0对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系统聚类、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465首处方涉及中药258味,涵盖6个病位证素和21个病性证素;总用药频次5948次,大于平均频次的药物68味,用药频次排名前5位是茯苓、甘草、黄芪、丹参、葶苈子,病位证素以肺、心、肾为主,病性证素以痰、血瘀、表、气虚、阳虚为主;当最小支持度为5%,最小置信度为70%,得到药对关联组合25项,当最小支持度为5%,最小置信度为85%,得到三项关联组合38项;复杂网络生成核心组方为茯苓、白术、甘草、桂枝、半夏、丹参、黄芪、陈皮、葶苈子;系统聚类得到石菖蒲、天南星、郁金、枳实等19组药物聚类组合,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24个公因子。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多见卫表不固,气阳两虚,肺失宣降,内有痰瘀互结,故治则上辨寒热、表里之别,治法上多以宣肺化痰散瘀为要,虚则补益,临证加减。

关 键 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收稿时间:2021-12-08
修稿时间:2023-02-26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