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严重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羊明智,彭立军,胡文凯.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严重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0(30):3631-3633,3635.
作者姓名:羊明智  彭立军  胡文凯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脊柱外科
摘    要: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经腹直肌内侧腹膜外入路椎间植骨治疗严重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经腹直肌内侧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取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L4~S1椎体结核患者17例,术前均行X线片,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病变累及L5~S18例,L4~5 6例,L4~S1 3例;单侧腰大肌脓肿6例,双侧腰大肌脓肿3例,其中8例椎管内受侵;5例合并有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4例,C级1例。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术后常规支持及抗结核治疗9~12月,定期随访(术后3、6、9、12个月,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查红细胞沉降率、摄X线片评估结核活动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按照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对比研究手术前后腰骶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大血管、神经损伤,1例术中出现输尿管损伤,及时修补后愈合,17例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10~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结核性腹膜炎,无勃起功能障碍,无逆行性射精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结核复发,内固定无松动,无断钉断棒,植骨均融合,平均融合时间7.5月,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除1例为D级外,其余4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患者的腰骶角由术前的19.8°~27.8°平均(23.8°±4.0°)]矫正为术后的25.5°~32.7°平均(29.1°±3.6°)],术后的腰骶角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经腹直肌内侧腹膜外入路椎间植骨是治疗严重腰骶椎结核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可彻底清除病灶,重建腰骶段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移位。

关 键 词:腰骶椎结核  骨折固定术    病灶清除  腹膜外途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