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诊治中的作用
引用本文:赵卫东,倪贵华,倪小宇,吴嶛,徐欣.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诊治中的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32(6).
作者姓名:赵卫东  倪贵华  倪小宇  吴嶛  徐欣
作者单位: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项目: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三维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DSA旋转造影和三维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两次同步旋转获得,应用InSpace软件对原始旋转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血管狭窄处,用Fly Through软件进行仿真内镜成像,观察血管腔内的结构情况。结果 18个月内共有123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DSA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成像,118例患者第1次造影即获得了清晰的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图像,5例患者因造影期间头部运动,成像不清晰,通过两次造影获得了清晰的图像。共发现171处血管狭窄,内膜形态光滑有116处,不光滑55处;斑块偏心的有114处,基本不偏心57处。95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预后良好。95例支架置入的患者均进行了三维DSA血管内镜随访,术后6个月首次随访时有81例患者的管腔已经光滑,支架骨架已经被内膜覆盖;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支架骨架均已被内膜覆盖。结论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评估动脉管腔结构的方法,并可用于指导支架置入后个体化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关 键 词:颈动脉狭窄  DSA  仿真内镜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