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作者姓名:徐慧敏  霍然  刘颖  赵锡海  王涛  袁慧书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北京,100191;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100191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重点项目
摘    要:
目的探讨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拟行CEA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2周及术后1周行t-ASL检查,并生成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及脑供血分布图。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的CBF值、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及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灌注体积(perfusion volume,PV),计算总PV(PV_(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同侧术前与术后的CBF值及PV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灌注组与非高灌注组术前PV_(总)的差异。结果 (1) CEA术前的患侧CBF值低于对侧;术后,患侧和对侧的CBF值均上升,且患侧升高幅度大于对侧;(2) CEA术前的患侧PV低于对侧,CEA术后患侧PV明显升高,而对侧PV及椎-基底动脉PV下降;(3) CEA术后发生高灌注患者的术前PV_(总)显著低于非高灌注组,术后两组PV_(总)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ASL作为一个无创性脑血流灌注成像方法,既可以于CEA术前对手术疗效及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的风险进行预测,又可以用于CEA术后疗效评估。

关 键 词:颈动脉狭窄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血流灌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