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维增强MRA在股前外侧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引用本文:蒋春景,林平,舒锦尔,李惠民,胡晓刚,何建荣,丁明星,.三维增强MRA在股前外侧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3,28(7):788-792.
作者姓名:蒋春景  林平  舒锦尔  李惠民  胡晓刚  何建荣  丁明星  
作者单位:蒋春景 (金华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浙江,321000); 林平 (金华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浙江,321000); 舒锦尔 (金华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浙江,321000); 李惠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92); 胡晓刚 (金华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浙江,321000); 何建荣 (金华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浙江,321000); 丁明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321007);
基金项目:2009年度金华市科技局重点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9-3-001)
摘    要:目的:目前创伤和肿瘤引起的皮瓣移植手术开展明显增多,术前定位对手术成功率尤为关键,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在股前外侧皮瓣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供体进行双下肢3DFLASH序列CE-MRA检查,数据采集后使用层块最大强度投影(TS-MIP)进行图像重组,观察和评价与供体皮瓣相关的旋股外侧动脉的起始、分支类型、穿支血管分布情况和覆盖范围等。结果:所查患者旋股外侧动脉获得良好显示,其中Ⅰ型101侧(101/136,74.3%)、Ⅱ型20侧(20/136,14.7%)、Ⅲ型3侧(3/136,2.2%)和Ⅳ型12侧(12/136,8.8%);94侧(94/136,69.1%)旋股外侧动脉显示了3级分支。CE-MRA图清晰显示了粗大穿支血管的起始及在皮下和肌肉间的走行,TS-MIP显示细节最好。结论:3DCE-MRA结合TS-MIP可准确、直观地显示供体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及其分布的三维立体信息,有效指导皮瓣的设计。

关 键 词:旋股外侧动脉    皮瓣    磁共振血管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