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扩散峰度成像联合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题录
作者姓名:安丽华  冯海霞  孙圣峰  李静  单广震  胡喜斌  王唯伟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 济宁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 Q-2022132;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英才培养计划项目 2022-yxyc-010
摘    要: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0例乳腺癌患者, 68例有腋窝淋巴结(ALN)转移, 82例无ALN转移, 术前乳腺病灶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临床病例资料、常规MRI征象、DKI和DCE-MRI参数[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对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ALN转移组病灶边缘模糊的比例高于无ALN转移组(P=0.032);ALN转移组瘤内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占比较大(P=0.018)。ALN转移组MD值低于无ALN转移组(P=0.021);MK值及Ktrans、Kep值高于无ALN转移组(均P<0.01)。DCE-MRI模型的Ktrans值对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效能最高,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DCE-MRI模型的AUC为0.833, 高于DKI模型(AUC=0.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8;P=0.027)。而DCE-MRI及DKI模型的AUC均高于常规MRI模型(Z=3.184, P=0.002;Z=1.917, P=0.046)。将DKI、DCE-MRI模型联合后诊断乳腺癌ALN转移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模型。结论 DKI和DCE-MRI模型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其中DCE-MRI模型的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 DKI联合DCE-MRI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关 键 词: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扩散峰度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