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胡丹,梁直厚,任翔,刘木根,王涛,孙圣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96-197.
作者姓名:胡丹  梁直厚  任翔  刘木根  王涛  孙圣刚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22 [2]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中心,湖北省武汉市430022
摘    要: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特殊保护作用,而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有关。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一级康复预防提供遗传学数据。设计:以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DNA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健康人群DNA为对照,探索性基础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中心。对象:以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提供85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研究组,均为汉族,居在华中地区长期居住)DNA和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组中心提供的健康人(对照组,均为汉族,居在华中地区长期居住)DNA为研究对象。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健康人和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基因分型。主要观察指标:检测两组G196A和C270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G196A多态性位点均以G/A基因型为主,频率分别为50.6%和52.0%;C270T多态性位点均为C/C基因型。两组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G196A和C270T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结论:中国华中地区汉族人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无明显关系。

关 键 词:帕金森病/遗传学  等位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基因频率:基因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遗传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