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张淑英 孙文平 |
| |
作者单位: | 1. 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2.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某地区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地区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首发的5例SF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临床资料并总结特征,观察5例患者的新型布尼亚病毒载量。结果 患者的发病时间集中在7—9月,5例患者中,4例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5例患者均有明显的发热和乏力症状,其中3例有恶心、呕吐症状,4例食欲减退,3例寒战,轻症患者4例,重症患者1例;5例患者中4例白细胞(WBC)水平下降,5例血小板(PLT)计数均低于正常;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升高;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4例治愈出院,1例高龄患者主动放弃治疗,最终死亡。患者3在0—6天发热期和第7—13天MODS期病毒载量高于其他存活4例患者。结论 患者多数有发热乏力表现,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变,经对症支持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但具有一定的致死风险,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
关 键 词: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地方病 临床特征 血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