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灸疮”考辩
作者姓名:马芳芳  王一辰  林殷  廖艳  张聪  潘诗霞  柯秀慧  赵丰润  李孟慧  韩悦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系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521/010120201)
摘    要:古人有"灸必发疮"方能奏效之说,本文通过考辩灸疮出处、医理及其坏证以明辩真伪。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疮"法成为化脓灸的标志。考化脓灸须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兼气血充盛、取穴准、灸量足三因素方可得效;若艾灸过度、选穴不准、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则易产生坏证。历代医家对灸疮安全性和疗效提出质疑,提出禁用八木之火、设禁灸穴以防其害。临床证实灸感"气至"为灸法得效标志,"灸必发疮"之说多系古人为加强灸量刺激达到"气至"得效标准,而过度艾灸所致,非特指灸法得效标志。

关 键 词:灸法  艾灸  灸疮  发灸疮  化脓灸  灸感  灸效  考辩
收稿时间:2017-10-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