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广西登革热复燃的原因,分析发病风险并做好应对。方法 对 2006—2015 年广西登革热的 发病情况及 2013—2015 年媒介伊蚊和人群血清学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 年以前广西登革热以输入 性病例为主,占 95.35%(42/45),且 75.71% 的输入性病例来自东南亚国家;2014 年出现本地暴发流行,发病数占 10 年发病总数的 94.02%(849/903)。广西登革热病例从发病到确诊需 0~70 d(中位时间间隔为 6 d);发病高峰集中在 9~11 月,占 96.46%(871/903);南宁市报告病例数最多(83.37%),其次是梧州市(7.44%)和桂林市(4.81%),且这 3 个 市均发生了暴发疫情;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27.80%)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18.16%)。蚊媒监测显示伊蚊密度较 高,50% 以上的监测月份布雷图指数(BI)大于 20,而健康人群登革病毒 IgG 抗体阳性率则只有 3% 左右。结论 广 西登革热发病风险较大,应强化疾病防控意识,加强口岸监测,提高诊治水平,加强宣传,做好防蚊灭蚊,适时扩大和 调整监测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