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武汉市性病疫情的特征及流行趋势,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2008-2016年武汉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5种性传播疾病疫情数据,对5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6年间,武汉市共报告发病32 371例,年均3 567例。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43.81/10万下降至2016年的30.42/10万(P=0.041 5)。其中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15.37/10万下降至2016年6.49/10万(P=0.0278)。淋病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13.84/10万下降至2016的7.36/10万(P=0.010 2)。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9.11/10万上升至2016年13.02/10万(P=0.436 8)。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2.37/10万下降至2016年2.09/10万(P=0.559 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3.12/10万下降至2016年1.47/10万(P=0.126 1)。性病报告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20~40岁中青年性活跃人群,但50岁以上人群占比由2008年的20.98%上升至2016年的30.82%,趋势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以家务及待业为主(22.74%);主要是本市户籍(76.17%)。男女比例总体在1.50:1上下波动,从2008年的2.00:1逐年下降,至2013年降到最低的1.26:1,然后又逐年上升至2016年的1.62:1(P<0.000 1),50岁以上人群占比由2008年的20.98%上升至2016年的30.82%(P<0.000 1),外省户籍占比上升,由2008年2.58%上升至2016年7.03%(P<0.000 1)。结论 要重点加强梅毒、中青年和50岁以上人群及流动人口的性病防控工作。加大力度开展健康教育,转介性病病人去具备规范化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医防结合控制性病疫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