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及意义
引用本文:胡维维,王辉,史健,张良运,刘艳辉,庄恒国,李广民,石海燕.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6,27(12):1848-1850.
作者姓名:胡维维  王辉  史健  张良运  刘艳辉  庄恒国  李广民  石海燕
作者单位:1.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28000
2.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28000
3.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广州,510080
基金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p16蛋白和PCNA在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观察其复发前后的临床病理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8例星形细胞瘤的原友及复发标本进行p16蛋白和PCNA检测。并运用常规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结果418例星形细胞瘤均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复发后恶性程度多有增高,恶性程度与复发间隔时间有关,间隔时间越短,恶性程度越高,〈6个月5例,均为Ⅳ级,6个月-1年11例,其中Ⅲ级4例,Ⅳ级7例,-2年21例,其中Ⅱ级6例,Ⅲ级15例,-3年10例,均为Ⅱ级,1例间隔时间〉3年,为Ⅱ级。免疫表型p16蛋白在48例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缺失率为75.0%,原发标本为56.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缺失率随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PCNA阳性表达指数在复发标本中明显高于原发标本,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与PCNA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浸润性生长及术后容易复发是其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星形细胞瘸在恶性增殖过程中发生p16蛋白缺失和肿瘤活性PCNA指数的逐渐增高,可作为评估肿瘤复发的标志。

关 键 词: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复发性  p1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收稿时间:2006-08-08
修稿时间:2006年8月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