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
| |
作者姓名: | 隋潇徽 徐从高 |
| |
作者单位: | 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 |
| |
摘 要: |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但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为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的损伤,表现为干/祖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我们主要针对原发性获得性再障的干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综述如下。1 再障 HSC 数量和质量的异常1.1 再障干/祖细胞数量异常:再障患者 HSC/HPC 群体数量的减少已形成共识。在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系统中,再障患者的骨髓无或仅有很少的集落形成;后来的长期细胞培养(LTC)研究也证实,再障的 HSC/HPC 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在再障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作为反映 HSC/HPC 的长期
|
关 键 词: |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病理生理学改变 细胞损伤 造血祖细胞 祖细胞数量 发病机制 获得性 原发性 再障 |
收稿时间: | 2005-05-24 |
修稿时间: | 2005-05-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