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欧地区COL7A1基因高发的第425位碱基A→G剪接位点突变和新发现的突变:对未来进行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突变检测的意义
引用本文:Csikászik A.,M. Csikós M.,Szocs H.I.,李政霄.中欧地区COL7A1基因高发的第425位碱基A→G剪接位点突变和新发现的突变:对未来进行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突变检测的意义[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5(8).
作者姓名:Csikászik A.  M. Csikós M.  Szocs H.I.  李政霄
作者单位:Lós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SemmelweisUniversity,Má ria u. 41 H- 1085 Budapest Hungary,Lós DepartmentofDermatology,SemmelweisUniversity,Má ria u. 41 H- 1085 Budapest Hungary
摘    要:背景:V II胶原(COL7A1)基因突变是引起显性和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的主要原因。对各个不同家族这些突变通常是特异的,仅有少数病例被鉴定是同一的突变引起。目的:对43例不同D EB表型的无亲缘关系的匈牙利和德国患者进行筛查,观察其是否存在新的CO L7A1突变或是为重复突变所致。方法:所有患者根据临床和遗传学检查,皮肤免疫荧光抗原图和电镜检查进行分类。用CO L7A1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基因组DN A,杂交双链分析和直接核甘酸测序对突变进行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法用于家族的筛选和突变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