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近代日本人体解剖的黎明题录
摘    要:
日本"古方学派"著名学者山胁东洋(1706—1762)发现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身体结构的描述存在差异, 于1754年在京都进行了一次尸体解剖, 这次解剖被认为是日本解剖学发展的开端, 通常被描述为山胁东洋个人的成就。然而, 仔细梳理史料却可以发现, 日本对解剖的兴趣并不是在此时突然出现, 而是伴随着17世纪中期西方医学的到来而开始。笔者论证了外国和本土的医学、社会、政治及宗教因素如何逐渐激发日本人对尸体产生新认识, 并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解剖观察的价值。早在山胁东洋解剖人体之前的几十年, 一位眼科医生就发现了眼睛的功能, 他通过观察腐尸绘制了骨骼连接图, 并将这种观察方法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山胁东洋的成就不在于他获得的解剖结果, 而在于他的解剖获得了政府允许, 成果付诸出版, 为后来的解剖者开创了先河。在山胁东洋的效仿者中, 河口信任的突破性成就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认可。1770年, 河口信任进行了一次解剖, 他既没有参阅古籍, 也没有因为刀和体液的刺激引发超然的联想和敬畏之心, 而是通过测量大小、确定位置、观察颜色等"临床"研究方法, 进行了一次旨在获得新知的冷静而大胆的尝试。文章最...

关 键 词:解剖学史  人体解剖  不浄观  尸检  整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