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对慢性HBV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吴志勤 辛海光 杭小锋 丁国善 倪武 |
| |
作者单位: |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感染科,上海,200003;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200003 |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不同核苷(酸)类似物(NAs)的长期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7例服用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拉米夫定(LAM)或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的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肾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和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公式计算基线时(术后3个月)及术后9、15、21和27个月时各治疗组患者的eGFR.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移植术后27个月时患者eG-FR较基线值变化≥20%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177例患者中,ETV治疗组66例、LDT治疗组21例、LAM治疗组61例、ADV治疗组29例.与患者的基线eGFR相比,LAM治疗组和ADV治疗组患者的eGFR在术后9个月时降低(P<0.05),且在术后27个月内呈进行性降低趋势(P<0.001);而LDT治疗组患者的eGFR在术后9个月时升高(P<0.05),且在术后27个月内呈进行性升高趋势(P<0.001);ETV治疗组患者的eGFR在随访期内无显著变化.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AM或ADV治疗是术后27个月时eGFR较基线值降低≥20%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基线血清尿素氮水平和LDT治疗是eGFR较基线值升高≥20%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服用LAM或ADV具有潜在的肾脏毒性,而LDT治疗则能改善患者的eGFR,ETV对患者的eGFR无显著影响.
|
关 键 词: | 核苷(酸)类似物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
收稿时间: | 2017-03-28 |
修稿时间: | 2017-04-25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军军医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军军医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