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9~10岁学生近视状态与调节因素的关系
引用本文:冯祎,刘丽娟,唐萍,郭寅,孟梦.9~10岁学生近视状态与调节因素的关系[J].眼科,2012,21(5):323-326.
作者姓名:冯祎  刘丽娟  唐萍  郭寅  孟梦
作者单位:1.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
2.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摘    要:目的分析9~10岁青少年近视状态与眼调节功能的相关性,试图探索预防、治疗、矫正青少年近视较佳方案。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小学三四年级9~10岁、裸眼视力<0.9并近视屈光度≤-0.25 D的学生114例223眼。方法对以上小学生进行眼前段和眼底检查,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及正、负相对调节检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散瞳后行屈光度检查,根据近视屈光程度(散光以等效球镜度计算)将受试者分为A组-0.25~-1.25 D(115眼)、B组-1.50~-2.50 D(70眼)、C组-2.75~-4.50 D(38眼),分别进行调节相关参数与近视屈光状态间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指标近视屈光度,调节参数(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结果 223眼近视屈光度为(-1.57±1.03)D(-0.25~-4.50 D)。调节幅度与近视屈光度呈正相关(r=0.22,P=0.001)。正相对调节与近视屈光度呈负相关(r=-0.25,P=0.000)。调节灵活度和负相对调节与近视屈光度不具有显著相关性(r=0.03、0.06,P=0.65、0.34)。对三组屈光度间学生的调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显示调节幅度中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6、2.21,P=0.00、0.00);正相对调节中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0.45、-0.53,P=0.01、0.02);B组的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0.09,P=0.95、0.72)。结论调节参数中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对近视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视觉训练改善调节的异常,可能对部分调节滞后的儿童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关 键 词:近视  调节  青少年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