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外阴阴道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学诊断—附10例检查分析
引用本文:姜玉菲,王永康.外阴阴道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学诊断—附10例检查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8(2).
作者姓名:姜玉菲  王永康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姜玉菲),山东省立医院(王永康)
摘    要:恶性黑色素瘤是妇科罕见的肿瘤。我院自1979年1月至1986年12月,细胞学病理证实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共10例(外阴部2例,阴道6例,宫颈1例,外阴、阴道、宫颈多发1例),占同期检出恶性肿瘤患者的1.585(10/630)。恶性黑色素瘤通过淋巴管或血行转移,局部活检可促进癌瘤扩散,用细胞学行初步筛选可避免局部侵袭所造成的癌瘤扩散,对临床颇有参考价值,本文将细胞学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自1979年1月至1986年12月在妇科门诊就诊、临床疑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常规涂片或印片行细胞学检查,涂片阳性经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共10例,患者最小年龄38岁,最大60岁,平均52岁。二、涂片方法及染色:在可疑部位用竹制宫颈刮板轻刮肿瘤隆起表面,将取材均匀涂抹载玻片上,或在破溃处用载玻片直接印片。自然干燥后行本科改良的巴氏染色法。三、细胞学分级:按papanicolaou 5级分类法分级。Ⅰ级正常,Ⅱ级炎症,Ⅲ级可疑恶性,Ⅳ级高度可疑恶性,Ⅴ级典型癌细胞。本文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6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