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铁死亡在骨稳态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魏博,李娟,蒋宜伟,周玉英,罗春晖,俞中超,刘沛,海云翔.铁死亡在骨稳态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3):249-257.
作者姓名:魏博  李娟  蒋宜伟  周玉英  罗春晖  俞中超  刘沛  海云翔
作者单位: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60916);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1-95);甘肃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项目(2020年);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YBXM-29);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一级学科“岐黄英才”导师专项(2021)
摘    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骨微结构退变和骨量丢失为显著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与致残率,有效防治骨质疏松是医疗界的一大难点。OP发生的本质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协调维持的人体骨稳态失衡。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途径,其根本原因是铁离子蓄积与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细胞损伤。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并影响了OP的发生发展,其通过介导骨稳态失衡从而引发骨质疏松。铁死亡作为一种可调节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干预铁死亡可以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损伤程度及死亡进程,有利于维持骨稳态平衡,减缓OP的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风险,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目前铁死亡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很少。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且极具应用价值的医学瑰宝,在我国应用广泛且历史久远,在治疗OP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治疗成本较低,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以中医药干预铁死亡调节骨稳态作为突破口可能是今后防治OP的新方向。该文整理了铁死亡相关的调控机制,探讨铁死亡在骨稳态中的作用,总结中医药复方及单体活性成分通过铁死亡途径对OP进行调控的现状与进展,为未来中医药参与防治OP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铁死亡  铁蓄积  脂质过氧化物  骨稳态  中医药
收稿时间:2022/10/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