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的历史和现状
引用本文:孙平,马怡.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2(3).
作者姓名:孙平  马怡
作者单位: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075000 (孙平),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075000(马怡)
摘    要:1 历史的回顾 一千多年前,白内障针拨术由印度传入我国,据《审视瑶函》所载:“离黑珠与大毗,两处相平,分中,慢慢将针插下”,此正是现代的睫状体平坦部,当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诸如消毒、麻醉、散瞳和消炎药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都不完善,致使手术疗效较差,结果把影响手术疗效的诸因素,都归于切口部位不当,结论切口部位是个危险区,容易引起出血、发炎、交感眼炎,使人一提到此区就望而生畏。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此区是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