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全面了解医疗机构制剂基本现状,探寻制剂配制的实现形式和政策适应性。方法:对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发展与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分析制剂变化趋势和配制方式的多样性。结果:2000年以来,北京市医疗机构持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数量由147家减少至49家;注册制剂品种数由7 000余个减少到3 419个,并在制剂再注册过程中进一步减少。调剂使用、委托加工等非自配使用制剂量逐年增加。结论:医疗机构制剂处于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渡阶段。面对临床患者需要,保存特色制剂品种,保证质量,降低风险,优化制剂资源及使用效率、调整配制方式是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