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Meta分析
引用本文:张小燕,李志艳,颜波,旷小晴,唐海林,傅念.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Meta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1):81.
作者姓名:张小燕  李志艳  颜波  旷小晴  唐海林  傅念
作者单位:1.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化内科,衡阳 421000;2.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衡阳 421000;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00
摘    要:目的:旨在汇集以前的临床对照实验,对BM-MSCs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进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联合检索万方(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知网(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PubMed(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Embase (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5期)、Science direct(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Medlin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等数据库关于BM-M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语种限中文或英文,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以终末期肝脏疾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作为文章主要分析指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 篇,共507例肝硬化患者(255例对照组,252例BM-MSC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M-MSCs治疗1个月后MELD评分(MD=-1.65,95%CI=-2.8~-0.50,P=0.005),AST(MD=-0.26,95%CI=-0.44~-0.08,P=0.005),INR(MD=-0.26,95%CI=-0.44~-0.08,P=0.005)明显下降;BM-MSCs治疗6个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MELD评分(MD=-1.65,95%CI=-2.80~-0.50,P=0.005),AST(MD=-0.26,95%CI=-0.44~-0.08,P=0.005),INR(MD=-0.26,95%CI=-0.44~-0.08,P=0.005)。结论:由于BM-MSCs具有调节免疫及分化成肝细胞的潜能,因此它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肝硬化治疗剂。且目前研究发现这种疗法能比较安全及有效地改善肝功能。然而,不同的变量在肝硬化优化治疗中如何控制尚不清楚。因此,肝硬化优化治疗策略需要在未来的临床试验及机制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失代偿期肝硬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Meta分析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