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贫血因素分析:同一机构10年826例移植者资料回顾 |
| |
作者姓名: | 曹志强 刘龙 杨宏伟 范连慧 李昕 |
| |
作者单位: | 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省沈阳市 110016,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省沈阳市 110016,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省沈阳市 110016,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省沈阳市 110016,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省沈阳市 110016 |
| |
摘 要: | 背景: 临床上肾移植后贫血发生率为30%~40%,是肾移植后心血管疾病和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分析2000-01/2009-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肾移植826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41例,女285例,年龄17~71岁;尸体供肾805例,亲体活体供肾21例。根据移植后是否发生贫血将患者分成贫血组与非贫血组,记录可能引起移植后贫血的各项参数,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与结论:826例肾移植患者中发生贫血225例,发生率为27.2%。女性和男性患者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3%和37%(P < 0.05 );年龄26~65岁,其中伴有高血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者46例, 伴有慢性糜烂性胃炎或上消化道溃疡者16例,人存活率为85.3%,肾失功率为25.3%;非贫血组601例,占总例数的72.8%,其中男405例,女196例,年龄17~71岁,伴有高血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药物者35例,伴有慢性糜烂性胃炎或上消化道溃疡者14例,人存活率为92.1%,肾失功率为12.6%,与贫血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肾功能、消化道疾病史、药物因素等与肾移植后贫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
关 键 词: | 肾移植 贫血 病因 治疗 器官移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