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存质量资料中缺失值的内在机制及处理措施
引用本文:胡运涛,曹袁媛,章诗琪,史济洲,李素文,王静.生存质量资料中缺失值的内在机制及处理措施[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6).
作者姓名:胡运涛  曹袁媛  章诗琪  史济洲  李素文  王静
作者单位:1. 安徽医科大学
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基金项目:2006年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规划基金项目 , 2006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研基金项目 , 2008年度安徽医科大学临床七年制"早期接触科研训练"项目  
摘    要:WHO把生存质量定义为个体对其身体、精神和社会交往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与自身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程度〔1〕。由于生存质量资料的多变量、多维度,加之长期随访中的偶然因素,缺失数据无法避免。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国际性研究机构如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国际乳腺癌研究组

关 键 词:生存质量  缺失值  满意程度  社会交往  长期随访  缺失数据  研究机构  数据缺失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