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力竭性运动致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产生机制
引用本文:王福文,胡志力,李杰.力竭性运动致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产生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8):144-146.
作者姓名:王福文  胡志力  李杰
作者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济南市,250062
基金项目: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资助(000404)~~
摘    要:目的:研究力竭性运动诱发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产生机制,为心肌损伤预防性措施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力竭性运动组。大鼠运动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力竭性游泳运动来建立。分别于运动前和力竭性运动后即刻测定心肌酶谱、一氧化氮、内皮素、氧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然后立即处死动物,测定心肌一氧化氮、内皮素和氧自由基,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性变化。结果: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即刻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活性犤(23.20±14.11),(3.94±2.25),(5.11±1.20)μkat/L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犤(3.72±2.04),(0.74±0.39),(2.76±1.90)μkat/L犦(t=4.3206,4.4358,3.3096,P<0.01);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浆内皮素水平也明显高于或低于空白对照组(t=2.7973~6.3741,P<0.05~0.01);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内皮素含量及血液黏度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3.4551~5.0690,P<0.01);心肌组织受损。结论:力竭性运动后,机体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之间的失衡以及血液黏度的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运动性心肌损伤,氧自由基等各种损害因子的产生则加重了这种损伤。

关 键 词:运动损伤  心肌/病理学  游泳
文章编号:1671-5926(2005)08-0144-03
修稿时间:2004年11月2日

Pathogenesis of myocardial injury induced by exhausted exercise
WANG Fu-wen,HU Zhi-li,Li Jie.Pathogenesis of myocardial injury induced by exhausted exercise[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5,9(8):144-146.
Authors:WANG Fu-wen  HU Zhi-li  Li Ji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