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药物及其预后等方面的逐年演变过程,为今后诊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7 a 来收治的827 例次上消化道出血,进行逐年纵横对比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历年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胃溃疡、肝硬变、Mallory Weiss 综合征、急性胃粘膜病变则交替成为第2 位出血原因;内镜诊断率和急诊内镜率逐年提高,1998年达到80 % ,内镜下见出血者占内镜检查的24-3 % ,而见到活动性出血者仅占内镜检查者的14-9 % ;内镜下止血108 例次,成功率100 % ;1994 年前治疗药物主要为云南白药和甲氰咪胍,之后,随着立止血、质子泵抑制剂(PPI) 、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使用的逐渐增多,前二者的使用逐渐减少,善得定多用于肝硬变出血;住院天数和止血天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幅度微小;雷尼替丁、法莫替丁、PPI、立止血、善得定的使用以及及时的内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在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结论 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者在入院时已自行止血,患者的预后在某种意义上主要取决于疾病本身和病情的轻重,药物的干预有一定作用,但比较有限,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