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姓名:张妍  刘志丹  李晓燕  张顺宵  陈月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中、西医)科技支撑项目(174019317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或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IGR)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60例IGR伴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40例。A组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予生活方式干预+口服二甲双胍,C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D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口服二甲双胍。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IGR患者向糖尿病(DM)或正常糖耐量(NGT)转化的转归情况,比较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腹围(WC)、身高、体质量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内脏脂肪指数(VA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56例,A组40例、B组37例、C组40例、D组39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B、C、D组的Hb Alc、HOMA-IR、TG、LDLC、WC、BMI、FL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 A组的BMI、FLI水平明显降低(P0.05);仅有C、D两组VAI水平下降(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C、D组Hb A1c、TG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P0.01); C、D组WC、FLI、VAI水平明显更低(P0.01);仅有D组HOMA-IR水平明显更低(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C、D组FLI、VAI下降更加明显(P0.05,P0.01)。(3)组间治疗后两两比较,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B组、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4)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还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IGR合并腹型肥胖患者,都能够对糖代谢及胰岛功能产生更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减轻腹型肥胖,减少内脏脂肪蓄积,减轻肝脏脂肪病变,从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关 键 词: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前期  腹型肥胖  穴位埋线  二甲双胍  脂肪肝指数  内脏脂肪指数
收稿时间:2018-10-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医药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中医药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