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强啡肽对大鼠脊髓电生理改变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
引用本文:陈语,杨笑,祖启明,项良碧,刘贵堂,李明,侯铁胜.强啡肽对大鼠脊髓电生理改变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132-134.
作者姓名:陈语  杨笑  祖启明  项良碧  刘贵堂  李明  侯铁胜
作者单位:[1]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16 [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烧伤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16 [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上海市200433
摘    要:目的:强啡肽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应用体感运动诱发电位可以监测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以及强啡肽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10在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健康、封闭群雄性SD大鼠94只,将94只蛛网膜下腔插管后大鼠按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按随机数分为:①正常组4只,不行鞘内注药。②对照组6只,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③强啡肽组:生理盐水+30nmol强啡肽A(1-13)。④强啡肽+nro-BNI(Kappa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H0nmol nor-BNI。⑤强啡肽+MK-801(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0nmol MK-801。每组分1,3,7,14d4个时间组,每组7只动物。注射药物均以生理盐水配成10μL溶液,强啡肽A(1.13)在nor-BNI或MK-801鞘内注射后15min应用。所有动物在注药后应用电生理技术观察大鼠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①正常组动物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2.35&;#177;0.26)ms,波幅(26.84&;#177;4.19)μV。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1.88&;#177;0.28)ms,波幅(20.76&;#177;2.50)μV。②单纯鞘内注射强啡肽组在注药后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值均变小,3d时有些动物仅存痕迹波,波型变宽,潜伏期逐渐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注药后1,3d时波幅和潜伏期与注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lt;0.01),说明诱发电位3d时不但没有恢复,而且继续加重。③单纯注射强啡肽的各组动物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在7,14d时也没有明显恢复。而联合鞘内注射nor-BNI或MK-801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在1-3d时与强啡肽组差异不显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而在7,14d时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较强啡肽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波幅大,与强啡肽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lt;0.01)。④强啡肽A(1.13)联合注射nor-BNI组与MK-801组两组间对脊髓电生理损害的改变类似,强啡肽A(1.13)+nor-BNI组的损害表现小一些,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⑤实验中观察到运动诱发电位的表现与大鼠的运动功能相符合,运动诱发电位的恢复预示着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强啡肽鞘内注射能导致脊髓电生理损害,而应用nor-BNI和MK-801干预后,均能部分对抗强啡肽对大鼠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作用.出现了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的改变,提示这两组大鼠的运动神经纤维破坏较少,恢复快,再生多,证明了强啡肽对脊髓神经确实有继发性损害作用。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强啡肽类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运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