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化瘀口服液抗血栓形成作用 |
| |
作者姓名: | 胡路云 包芷君 刘涵 张春凤 林俊粒 陈文培 林宝琴 |
| |
作者单位: |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南京 21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南京 21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广州 5100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3282);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Yq2013044);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3J2200034) |
| |
摘 要: | 目的:从抗血栓形成作用初步探讨丹红化瘀口服液(Danhong Huayu Koufuye,DHK)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毛细管法检测新西兰兔凝血时间,断尾法检测昆明种小鼠出血时间,同时考察DHK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诱导的静脉血栓、动-静脉旁路血栓和Fe Cl3诱导颈动脉血栓3种血栓形成的作用。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下腔静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实验动物分为4组:溶剂组,DHK低剂量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0.60,2.25,1.60,1.60 g·kg-1·d-1),DHK高剂量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1.20,4.50,3.20,3.20 g·kg-1·d-1),阿司匹林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2.88,11.26,7.81,7.81 mg·kg-1·d-1);Fe Cl3诱导颈动脉血栓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HK低、高剂量组(1.60,3.20 g·kg-1·d-1),氯吡格雷组(30 mg·kg-1·d-1)。凝血时间实验采用单次及连续ig给药5 d后进行指标检测,其余实验均连续ig给药5 d后进行指标检测。结果:与溶剂组比较,DHK高剂量组显著延长新西兰兔凝血时间(P0.05)和小鼠出血时间(P0.05)。与模型组比较,DHK高、低剂量组抑制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动-静脉旁路血栓和Fe C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的形成(P0.05)。结论:DHK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
关 键 词: | 凝血时间 出血时间 下腔静脉血栓 动-静脉旁路血栓 动脉血栓 |
收稿时间: | 2014-10-3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