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腧穴病理反应特点及不同证候患者的腧穴温度变化规律。方法81例哮喘患者分为寒证组45例、热证组36例,另选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ATIM-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受试者进行检测,在采集到的红外热像图上,记录肺经腧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大肠经腧穴(天枢、曲池、偏历、合谷)、督脉的印堂穴的温度值,比较分析各组受试者左右两侧同一穴位的皮肤温度。结果对照组各穴位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证组中府、尺泽、孔最、列缺、曲池、偏历、合谷穴左右两侧温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证组中府、尺泽、孔最、列缺、曲池、合谷穴左右两侧温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寒证组中孔最、合谷的平均温度值较对照组低,尺泽、曲池平均温度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热证组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天枢、曲池、偏历、合谷平均温度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经与大肠经的部分腧穴呈现左右失衡现象,热证患者其肺与大肠经相关腧穴皮肤温度值显著高于健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