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腹臂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意义
引用本文:张强,杨丽红,乔鹏,杨丽君,李中建,冯海新.腹臂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1):944-945.
作者姓名:张强  杨丽红  乔鹏  杨丽君  李中建  冯海新
作者单位:1.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2. 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3.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0003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臂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意义。方法 对心律失常、心房波低小70例患儿,借助FECD-D型胎儿心电图机进行检测,正极置于患儿脐上或脐下,负极置于左臂或右臂,接地电极置于肢导联任意部位,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70例中腹臂导联均显示高大心房波,振幅为(7.92±3.35)mm,常规心电图心房波振幅为(0.98±0.29)m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臂导联检测作为一种分析房性心律失常新方法,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

关 键 词:儿童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导联
文章编号:1003-515X(2004)11-0944-02
修稿时间:2004年7月10日

Significance of arrhythmia by abdomen - arm in childr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