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1病历摘要女,46岁。因尿频1个月余,经B超证实为膀胱内肿物入院。查体:T 36.8℃,P 80次/m in,R 20次/m in,BP 130/70mm Hg,皮肤黏膜(-),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下腹部无压痛,外阴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尿常规(-)。腹部B超示:膀胱右侧壁见一3.0 cm×2.0 cm肿物,双肾(-)。于2007-10-01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 a无复发。2讨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大多数病例可早期手术治愈,但病情凶险,变化多端,约10%为恶性肿瘤。本病80%~90%位于肾上腺,多见于儿童及家族性患者。有报道本病中,原癌基因REF突变致癌者(M EN-2A)达7.8%。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主要位于腹部,多在主动脉旁(10%~15%),其他少见部位为肾门、肾上级、肝门区、肝及下腔静脉之间,近胰头部位、髂窝或近髂窝血管处,腹外者罕见。本例瘤体位于膀胱内,无血压、代谢等症状,仅以尿频就诊(无排尿时高血压及血尿),易误诊漏诊。本...
|